NEAR突破8美元,它为什么能搭上AI顺风车?

作者:Haotian,加密研究员

编者语:近日,或受到英伟达 GTC24 大会相关消息影响,AI 概念代币出现普涨行情。NEAR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 Illia Polosukhin 将在 GTC24 大会期间,出席「Transforming AI」主题演讲及小组讨论活动,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将参加同场活动。今日,NEAR 突破 8 美元,截至发稿时价格为 8.305 美元。加密研究员 Haotian 在 X 上分析了为什么一直在做链抽象的 NEAR 会突然摇身一变成为 AI 头部公链,Bitbili 转载全文如下:

最近,NEAR founder @ilblackdragon 将亮相英伟达 AI 大会的消息,让 NEAR 公链赚足了眼球,市场价格走势也喜人。不少朋友疑惑,NEAR 链不是 All in 在做链抽象么,怎么莫名其妙就成了 AI 头部公链了?接下来,分享下我的观察,顺带科普下一些 AI 模型训练知识:

1)NEAR 创始人 Illia Polosukhin 有过较长时间的 AI 背景,是 Transformer 架构的共同构建者。而 Transformer 架构是如今 LLMs 大型语言模型训练 ChatGPT 的基础架构,足以证明 NEAR 老板在成立 NEAR 前确实有 AI 大模型系统的创建和领导经验。

2)NRAR 曾在 NEARCON 2023 上推出过 NEAR Tasks,目标是为了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的训练和改进,简单来说,模型训练需求方(Vendor)可以在平台发布任务请求,并上传基础数据素材,用户(Tasker)可以参与进行任务答题,为数据进行文本标注和图像识别等人工操作。任务完成后,平台会给用户 NEAR 代币奖励,而这些经过人工标注的数据会被用于训练相应的 AI 模型。

比如:AI 模型需要提高识别图片中物体的能力,Vendor 可以将大量图片中带有不同物体的原始图片上传到 Tasks 平台,然后用户手动标注图片上上物体位置,就可以生成大量「图片 – 物体位置」的数据,AI 就可以用这些数据来自主学习来提高图片识别能力。

乍一听,NEAR Tasks 不就是想社会化人工工程来为 AI 模型做基础服务嘛,真有那么重要?在此加一点关于 AI 模型的科普知识。

通常情况下,一次完整的 AI 模型训练,包括数据采集、数据预处理和标注、模型设计与训练、模型调优、微调、模型验证测试、模型部署、模型监控与更新等等过程,其中数据标注和预处理为人工部分,而模型训练与优化为机器部分。

显然,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机器部分要明显大于人工部分,毕竟显得更高科技一些,但实际情况下,人工标注在整个模型训练中至关重要

人工标注可以为图像中的对象(人、地点、事物)等添加标签,供计算机提升视觉模型学习;人工标注还能将语音中的内容转化为文本,并标注特定音节、单词短语等帮助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模型训练;人工标注还可以给文本添加一些快乐、悲伤、愤怒等情感标签,让人工智能增强情感分析技能等等。

不难看出,人工标注是机器开展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,没有高质量的标注数据,模型就无法高效学习,如果标注数据量不够大,模型性能也会受到限制。

目前,AI 微创领域有很多基于 ChatGPT 大模型进行二次微调或专项训练的垂直方向,本质上都是在 OpenAI 的数据基础上,额外增加新的数据源尤其是人工标注数据来施展模型训练。

比如,医疗公司想基于医学影像 AI 做模型训练,为医院提供一套在线 AI 问诊服务,只需要将大量的原始医学影像数据上传到 Task 平台,然后让用户去标注并完成任务,就产生了人工标注数据,再将这些数据对 ChatGPT 大模型进行微调和优化,就会让这个通用 AI 工具变成垂直领域的专家。

不过,NEAR 仅仅凭借 Tasks 平台,就想成为 AI 公链龙头显然还不够,NEAR 其实还在生态系统中进行 AI Agent 服务,用来自动执行用户一切链上行为和操作,用户只需授权就可以自由在市场中买卖资产。这有点类似 Intent-centric,用 AI 自动化执行来提升用户链上交互体验。除此之外,NEAR 强大的 DA 能力可以让它在 AI 数据来源的可追溯性上发挥作用,追踪 AI 模型训练数据有效性和真实性。

总之,背靠高性能的链功能,NEAR 做 AI 方向的技术延展和叙事引导,似乎要比纯链抽象要不明觉厉多了。

半个月前我在分析 NRAR 链抽象时,就看到了 NEAR 链性能 + 团队超强 web2 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势,万万没想到,链抽象还没有普及开来摘到果子,这一波 AI 赋能再一次把想象力放大了。

Note:长期关注还是得看 NEAR 在「链抽象」上的布局和产品推进,AI 会是个不错的加分项和牛市催化剂!#NEAR

原文链接
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:NEAR突破8美元,它为什么能搭上AI顺风车?

免责声明:
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井自行承担风险
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

上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上午11:54
下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下午12:54

相关推荐

  • Bankless:2024年将是AI+Crypto周期

    This is the AI x Crypto Cycle 作者:David Hoffman,Bankless 编译:Kate, MarsBit AI x Crypto 是真实的。基本面就在那里,投机性也在那里。 每个牛市周期都由它所孕育的狂热来定义。 • 2013 年是「工作量证明分叉和公平发布」时代 • 2017 年是 ICO 热潮 • 2021 年是 …

    2024年3月7日
  • Intent-centric可能会带来哪些商业机会?

    来源:Haotian 都感觉 Intent-centric 是一个宏大的叙事,尤其是 AI 人工智能加持下,Intent-based 生态似乎总有喷薄欲出,掀起下一轮牛市的全民憧憬「爽感」。事实呢?AA 钱包这种最基础的 intent 叙事目前都只能在幕后默默耕耘,何况乍一听很酷细想下则无从落地的 AI+intent 呢? 本文带大家探讨下,Intent-c…

    2023年9月1日
  • The Block揭露DWF起家模式:用拉盘吸引客户

    《How DWF Labs makes deals and its tendency to talk about price》 来源:The Block 编译:czgsws、Joyce,Bitbili 今年早些时候,加密货币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入局者。DWF Labs 这个名字突然之间变的随处可见,为那些在 FTX 崩盘和许多在熊市中陷入融资困境的项目注入了资…

    2023年12月13日
  • RSS3主办香港金融科技周Web3之夜获得圆满成功

    来源:RSS3 11 月 2 日,开放互联网项目 RSS3 与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Hashkey Exchange、香港虚拟银行众安银行(ZA BANK)和 VC 机构 2Square 联合举办的 2023 香港金融科技周 Web3 之夜圆满成功。近 800 位来自金融机构、Web3 行业、科研机构和政府的人士注册参会,共同探讨 Web3 和金融科技创…

    2023年11月4日
  • 苹果MR头显或将推出,Crypto市场相关概念币有哪些?

    作者:0x711、FYJ,Bitbili 5 月 23 日,据彭博社 Mark Gurman 爆料,苹果将在北京时间 6 月 6 日的 WWDC2023 上推出首款 MR 头显「Reality」,并介绍其系统「xrOS」。Mark Gurman 认为,该产品或许将成为库克时代的标志,苹果将再次引爆 MR 头显类产品。 许多声音认为,此次苹果若能成功发布新品 …

    2023年5月24日
返回顶部